
民以食為安,學校食品安全事關學生身體健康,健康、營養的安全食品對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校園食品安全一直是食堂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保證學生入口的食物是衛生健康的,國家多次下達文件要求提高學校廚房的環境,衛生標準要遠遠高于普通餐廳,同時,加大力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和處罰力度。
“明廚亮灶”,是近幾年流行的概念,它是指采取開放式、櫥窗式或安裝視頻攝像等方式,將餐飲單位食品加工的關鍵環節亮出來,使“后廚”成為可視、可感、可知的“透明廚房”,以便消費者和監管人員實時觀看和監督。毋庸置疑,在加強校園食堂監控方面,“明廚亮灶”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自2014年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開始部署推動“明廚亮灶”建設,2016年關于校園食堂安全更是成為國務院的紅頭文件。在此政策推動下,近幾年全國各省都在制訂“明廚亮灶”建設規范和標準,倡導各級學校、大中型餐飲單位等試點先行。
今年3.15后,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于次日在京召開全國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明確,學校食堂推行“明廚亮灶”的比例要達到70%,此外,教育部副部長鐘登華要求各中小學、幼兒園對食品、用餐信息進行公開,在有條件的學校、幼兒園廚房、配餐間安排監控裝置,加強對學生的食品安全把控。
“明廚亮灶”建設是國內安防企業重點開拓的市場,??低?、大華股份、宇視科技、天地偉業等安防企業都推出了相應解決方案,以輔助監管部門做好實時監督工作。那么“明廚高灶”建設具體都應用到安防行業哪些技術?當前“明廚亮灶”監視監控解決方案在全國各地校園覆蓋情況如何?應用效果又怎樣?
安防企業主要以視頻監控為切入,當前視頻監控解決方案主要是由前端普通攝像頭和人臉識別攝像頭、后端視頻監控平臺以及其他相關配套設備組成。普通高清攝像頭主要安裝在食品倉庫、清洗、切配、烹飪、取樣、消毒等關鍵區間,實時采集前端視頻數據,而人臉攝像機一般是安裝在出入口,以避免閑人或可疑人進入,然后通過互聯網或者視頻VPN專網,將前端采集的后廚視頻畫面信息推送到“公共云”,同時實時投射到監管中心大屏和手機端APP。
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可以使用手機APP或關注微信公眾號,實時觀看餐飲單位后廚情況,當消費者發現有違規操作時,可視頻截圖舉報,同時也可查看食品抽檢結果,以及對食堂的環境、菜品及服務進行評價打分。而監督人員通過APP或大屏,可針對所負責校園食堂進行預警信息查看,如果發現問題可以通過APP進行移動執法。
據了解,當前,浙江、湖北、四川、遼寧等地的部分中小學、幼兒園、大學校園食堂的后廚已經實現視頻監控,并在就餐區以電視直播的方式展現在師生面前。而廣州早在2015年就已經完成了3117家學校食堂的視頻監控建設,率先在廣東省實現中小學、幼托機構食堂視頻監控全覆蓋。
雖然視頻監控方案逐漸走進校園食堂,但就全國總體來看,覆蓋率仍然比較偏低,而且最關鍵的是,很多食堂視頻監控需要依靠人力實時查看,或者由于管理人員的不重視淪為擺投??梢哉f,當前很多校園食堂的視頻監控并未真正的發揮食品監控的作用。這也正是校園食品安全依舊屢禁不絕的原因。
從成都校園食品安全案件可以窺見,該校園食堂安裝了監控攝像機,但是并未提前預警到有可疑人士闖入,而且監管中心也并沒有及時查看到嫌疑人在廚房作案(制作假食材)的全過程,而是被曝光后介入調查才知曉。由此可見,安裝的視頻監控設備僅是被當成擺設或事件調查的工具而已。
另外,從當前校園部署的安防視頻監控方案來看,安防行業主流的如智能視頻分析、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產品以及系統聯動預警方案并未落地到校園食堂,更多的還是傳統安防監控方案即被動式安全防范,也就是未起到主動識別異常行為、違規操作或有問題食品以提前預警作用。
總而言之,不可否認,安防企業是推行“明廚高灶”的重要參與力量,但是安防企業需要針對目前校園食品監管的現狀,遵循國家明廚亮灶建設標準,利用各種先進安防相關技術手段設計出滿足各類用戶使用需求的明廚亮灶監管平臺,從而為校園廚房食品安全保駕護航。不過,視頻監控僅是手段或工具而已,同時需要各省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控和處罰力度,將"透明"廚房真正開放給公眾監督,這對于保障中小學生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具有重要的意義。